当前位置:首页 > >一周热点 > 列表
  • 遏制“假期毁约涨价”歪风,让消费者出行安心

    旅游消费不仅关乎个人体验,更反映着一个社会的诚信水平和治理能力。守护假期消费秩序,需要多方合力,让诚信成为行业发展的底色。只有让失信者付出真正沉重的代价,才能让每一份订单都值得信任,让每一次出行都安心顺畅。...[详情]

    2025-4-28
  • “仅退款”退场,该如何“善后”?

    需要厘清的是,平台取消“仅退款”,并不等于在实际操作中,“仅退款”就完全不存在了。...[详情]

    2025-4-25
  • 严打“婚恋房托”,让婚恋市场回归理性

    “婚恋房托”的行为之所以能够得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利用了受害者渴望爱情、追求幸福的心理。他们通过精心编织的骗局,让受害者陷入情感的漩涡,进而在不知不觉中落入消费陷阱。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受害者的感情,更造成了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婚恋房托”的违法行为,我们必须保持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予以严厉打击。...[详情]

    2025-4-23
  • 花钱随便下载,谁来保护选手的肖像权?

    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具体到此事,第三方平台随意拍摄跑者并用于销售、传播,既冒犯了跑者,也冒犯了法律。...[详情]

    2025-4-22
  • 当“扫一扫”成生活“必选项”,我们失去了什么?

    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的普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购物、用餐、买票等诸多场景下的现金支付已逐渐被电子支付所取代,有人说,出门忘带什么都可以,但是忘带手机会“寸步难行”。...[详情]

    2025-4-21
  • 面对AI,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

    提到AI,你会想到什么?是AI作文全部判零分的规定;是病人用DeepSeek的结果质疑医生时,医生直呼“天都塌了”;是宇树科技智能的人形机器人。...[详情]

    2025-4-14
  • 依法诚信纳税,网络主播才不会“下播”

    4月1日,在国家税务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郭顺民表示,税务部门在2024年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详情]

    2025-4-7
  • 谨防风筝线变“夺命线”

    看似轻飘飘的风筝线,带来的安全隐患却不小……...[详情]

    2025-4-2
  • “卧铺挂帘子”被吐槽,有个细节不该忽略

    “卧铺挂帘子”引发热议,不是坏事。这场风波,再次提醒相关部门需要为老年人出行提供更为精细的服务,提醒我们每个人如何守住边界,也提醒大家如何读懂与人为善、如何做到“给人方便,与己方便”。...[详情]

    2024-4-30
  • 中考“体考神器”,经得起考吗?

    那么,所谓的“体考神器”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事实上,目前市面上热销的氮泵等产品,含有咖啡因成分,会对孩子的神经、消化系统、心脏等产生恶劣影响。...[详情]

    2024-4-30
  • 情绪经济消费,买卖双方的双向奔赴

    鲜花会枯萎,甜言蜜语会起腻,情绪消费的“赏味期限”相当短暂。抖落尘埃再次出发,重新理性地回归意义的生活,才会拥有更多的生活意义。...[详情]

    2024-4-30
  • 满足年轻人刚需的《王婆说媒》不应被干扰

    接地气版的《非诚勿扰》!”最近,河南开封一家景区的相亲节目《王婆说媒》走红网络,主持人“王婆”几乎凭一己之力带火了一座城,更让无数年轻人赞不绝口,称为“干妈”。据报道,说媒现场人山人海,舞台四周“长满”自拍杆,甚至有游客爬到树上观看。...[详情]

    2024-4-12
  • 别让“雪花酥刺客”浇冷“文旅热”

    消费者很宽容,监管者应脸红。“雪花酥刺客”线上、线下,一刺再刺,难道监管者无办法?...[详情]

    2024-4-12
  • “打烟牌”都要禁止,孩子们还有什么游戏可玩?

    不过,如同任何游戏一样,这种游戏也不是完美无缺。拍击时分寸把握不好,确实容易导致手指受伤的后果,但是,如果由此而禁止,那我们不得不追问一句,孩子们还有什么游戏可玩?...[详情]

    2024-4-12
  • “大厨云集”的幼儿园火了,折射出公众对劳动教育的渴求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和家庭都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孩子们从小就被困在书桌前,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导致他们在劳动技能、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这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制约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详情]

    2024-4-12
  • 移风易俗不能“用力过猛”

    当下,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比如,献上一束鲜花诉说思念、写一封信件投入时空邮箱、植一株绿树寓意希望,这种祭扫,绿色节俭,亦满怀真情。再者,法无禁止即可为,措施过于刚性,甚至上升到动辄处罚从业人员的地步就难免有越界之嫌。...[详情]

    2024-3-29
  • 精神食粮“有毒”,把关为何缺失?

    面对精神食粮成为“毒物”的可怕,必须好好把一把安全关了。这是育人的本职决定的,更是“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所决定的。任由这样的“毒物”泛滥,其后果显然不是“影响不良”能够概括的。而对于有意“夹带私货”者,更是不能手软,否则,我们就难以正确而坚定地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详情]

    2024-3-29
  • 这份节约用水“账单” 每一滴都要精打细算

    近日,《节约用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将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详情]

    2024-3-29
  • “腐烂水果做切盘”,百果园门店败掉多少好感?

    无论烂果“化腐朽为神奇”变成高端果切,还是在售卖车厘子时以次充优,都不符合食品规范,也不符合法律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详情]

    2024-3-21
  • AI本无罪,“复活”须规范

    经验告诉我们,一项新技术的运用,注定不会只是数字层面的考量那么简单。事实上,AI“复活”服务,从诞生起就一直充满争议。支持“复活”的人,认为形式新颖、成本不高,隔空互动可以寄托对逝者的情感慰藉;反对“复活”的人,则认为这项技术是在“揭活人伤疤”,甚至侵犯了逝者的肖像、名誉和隐私。不难看出,涉及逝者这一特殊群体,AI“复活”服务就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还应综合考量人文情感、社会伦理、公序良俗等因素。...[详情]

    2024-3-21
  • “淀粉肠”也分品牌,胡作非为的是少数

    明明叫“淀粉肠”,配料表里居然有肉,而且还不是好肉。如此瞒天过海、以次充好,难免令一众网友既惊且怒,进而集体向淀粉肠说“不”。...[详情]

    2024-3-21
  • 苦修内功 让“国潮”澎湃不息

    “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培育国货被列为促消费抓手之一。事实上,从“跟跑”到“翻红”再到领风气之先,近年来国货“潮品”屡屡在国内外市场掀起热潮,成为了“稳增长”的“新活水”。...[详情]

    2024-3-21
  • 课间十分钟要“有得玩”还要“玩得好”

    值得一提的是,明确了各方责任之后,学校不仅应该建立健全校园安全保护机制,为课间十分钟保驾护航,而且有必要开拓思路、丰富载体,为孩子们尽情“撒欢”创造更多的条件。毕竟,让孩子们“有得玩”只是第一步,让他们“玩得好”才是课间十分钟的意义所在。...[详情]

    2024-3-21
  • 钟薛高该如何走出困境?

    “网红雪糕”钟薛高又一次被卷上风口浪尖。据报道,在某购物平台,目前钟薛高雪糕的销售价格已至低位,其中临期产品甚至低至2.5元一支,从最高超过60元一支到如今2.5元一支,不少消费者表示没想到钟薛高的利润空间如此之高,有种被骗的感觉,直呼“钟薛高不仅刺客,还在欺客”。...[详情]

    2024-3-21
  •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然而,“减负”却成了中小学教师群体长期以来的心声,也是教育领域的一个痛点、难点问题。...[详情]

    202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