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领导干部思维观念、发展理念、业务能力、知识结构转型提升,近日,市委组织部、市竹产业办、市委党校集中3天时间,联合举办了“宜宾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突出“三个精准”,为助力我市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工作重点,精准确定教学对象。一是精准确定参培对象。本次培训对象点名调训竹产业发展具体“操盘手”,即为市级相关部门的分管领导、县(区)党委或政府分管负责人、竹产业重点县(区)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和24个重点乡镇的党委书记。二是精准确定授课教师。本次培训班的授课老师,均为长期调查研究,对我市竹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有深刻和独特见解的专家教授,确保授课内容贴合实际,深刻精准。三是精准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安排中,既有对各级范围中竹产业形势的分析对比,也有一、二、三产发展先进经验和对我市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内容丰富又具针对性,有理论高度又有可操作性。
紧扣工作实际,精准设定培训内容。一是把握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要义。市竹产业顾问、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院长方伟作《坚持创新引领 推进宜宾竹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专题辅导,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提出从科学谋划、绿色发展、分类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层面做到“五个坚持”,把宜宾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华竹都。二是瞄准竹林培育提质增效。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桂仁意专题讲授《竹林培育现状与未来发展》,以安吉毛竹现代科技园区竹林培育产业发展模式作为个案重点讲解,剖析宜宾竹林培育中决策、经营、采伐、成本等客观问题,提出优化布局、选育良种、建设园区、推广技术等有效举措,这对打破当下新建竹林发展受限的局面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三是推介竹笋精深加工技术。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竹产业办公室副主任、浙江农林大学教授余学军专题讲授《中国竹笋利用加工技术》,让学员充分了解竹笋食用文化和加工技术的历史演变,拓宽了对竹笋加工的视野和思路。四是谋划竹产业与康养旅游的融合发展。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陈其兵讲授《竹林康养与旅游》,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任敬军讲授《中国竹文化与应用》,为我市发展竹产业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启发。
突出培训实效,精准设置培训形式。一是互动交流专家现场答疑解惑。本次专题授课采用“提问+解答+讲授+互动”方式,通过课前思考提问、课中讲授解答和互动,让学员伴着问题来、带着办法回,学会实操方法,强化业务提升。二是头脑风暴研讨碰撞思维火花。培训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围绕“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和“竹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两个主题,展开2次分组研讨,市竹产办全程参与,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学学相长,提高培训实效。三是交流展示汇报升华学习成果。结业前组织各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交流内容既综合了各小组研讨成果,又融入了学员对本职工作的体会与思考,促进学习成果在更大范围交流分享,同时要求每位学员均要针对2次分组研讨主题提交发言材料,从实检验每一位学员的学习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