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网10月17日讯(陈成 胡韵妍 记者 喻熹)“感谢扶贫政策,让我有了摆脱贫困的机会。”今年46岁的李永迟是高县大窝镇陈垇村7组的建卡贫困户,几年来,得利于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他的生产生活有了极大改善。
“这是2014年修的房子,以前住的是土坯房,都要垮了,当时申请了危房改造的项目支持,得到1万元政府补助,重新修了房子。”10月17日,记者来到李永迟家中,他感慨说:“你可别小看了这1万块钱啊,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真得帮助太大了。”
李永迟家中一共四口人,四年前,他、妻子、大女儿都患有疾病,小女儿还在上学,每年只能种些庄稼维持生计。“不怕你笑话,以前大女儿突然发病,我和妻子连夜背着她去看病,因为没钱,到处找人借钱。”当时他的家里可以说是一贫如洗。
几年前,陈垇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精准扶贫项目落户该村,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点对点支持,各项扶持政策落地开花。2016年7月,李永迟通过村里的帮忙,申请到了贫困户贴息贷款。“我贷了7万多元,用来发展产业。”他告诉记者,自己有想法、有干劲,但就是缺启动资金,有了这项好政策的扶持,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利用贷款,他发展起养殖业,在自己家背后建起养猪场,当记者走进养猪场时,看到整个猪圈被分成了多个“小房间”,通道干净整洁,猪圈内外都闻不到怪味,询问得知,原来李永迟和妻子每天都要对猪圈进行大扫除,保持猪圈清洁卫生。
“卖了30头猪,虽然当时行情不好,但算下来也有几万元收入。”除了养猪,李永迟还搞林下养鸡、种蚕桑等,偶尔他还在外面打临工挣点零花钱。采访中,他还告诉记者,家里新添置了打米机、豆浆机、电视机等电器设备,日子过得比以前舒坦很多,不仅如此,收入增多了,也有钱看病买药,身体好了许多。
采访结束时,李永迟指着自己种的行道树说:“等过段时间,再修整一下,弄好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