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宜宾要闻 > 正文
关注宜宾新闻网
转发微博
【乘“早”争先 向“新”而进】创新:宜宾茶的“双线突围”
2025-03-13 09:34 来源:宜宾融媒

编者按

连日来,随着气温的回升,宜宾茶园吐露新芽,茶农抢抓时机采摘今年春天的第一抹新绿;茶商争分夺秒抢购鲜叶;茶企车间内机器轰鸣赶制新茶……

今年宜宾早茶的市场表现如何?面临哪些挑战?宜宾茶产业未来又将如何突破?从田间到舌尖,宜宾如何让这杯“长江头”的春茶,从地方特产跃升为百亿产业链的经济王牌?

宜宾融媒推出《乘“早”争先 向“新”而进》系列报道,聚焦早茶市场走势、茶企创新举措以及茶产业挑战与破局之策,解码宜宾早茶背后的产业发展密码。

当传统茶产业遭遇市场波动与消费迭代,如何破局?在宜宾,答案或许藏在直播间的话筒与新茶饮的杯盏之间。

直播间抢“鲜”

“3天销售额近800万元!” 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锐告诉记者,2月底,他们的直播团队斩获了一次不错的直播战绩。

自2023年底建成全国首个茶叶电商直播基地后,该集团线上销售稳步上升:2024年电商收入近8000万元,2025年前两个月已突破2000万元,2025全年目标锁定1亿元。何锐透露,除自有直播团队外,已有头部达人入驻基地,从2月底至5月底会密集开展直播带货,宜宾本土网红也前来接洽,流量潜力巨大。

刘长林正在直播卖茶叶 喻熹 摄

中小茶企同样借势突围。在翠屏区金秋湖镇百萱茶业直播间中,“源头茶厂,破价走量”的标语十分醒目,总经理刘长林化身主播,一边冲泡茶叶一边讲解。“我们去年早茶上市时开始直播,每天平均直播2小时,两三个月的直播卖了10万元的成品茶。”刘长林说,直播间里购买的人群以回头客为主,虽然每天的直播观看人数不多,但他通过直播获取了许多外地的精准客源。

部分茶企将直播间直接设在茶园中,通过场景化直播吸引消费者。四川亿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筠连县的一家茶企,其负责人何付均介绍:“我们聘请了本村年轻主播‘四川小张’负责线上销售,他每月有底薪,外加销售额提成。在流量高峰期,主播的单日销售额能突破10万元。”

四川省凤鸣茶业有限公司则通过视频号、小红书等推广,并在淘宝、京东开设专营店。“线上渠道让地域品牌突破物理边界。”公司总经理文燕表示。

茶饮店圈“粉”

直播间里,主播们上演着“抢鲜”大戏;直播间外,宜宾茶企也十分注重线下市场拓展。

线下,川茶集团旗下“川言茶语”新式茶饮店成为连接年轻消费者的桥梁。自2024年9月升级改造后,其冠英街店日均营业额超5000元。

“‘独钓寒江雪’‘桃花依旧笑春风’是今年刚研发出的和宜宾早茶结合起来的新式饮品,很受顾客喜爱。”“川言茶语”首席推荐官刘裕珩透露,他们正研发芽菜奶茶等创意产品,将用一杯茶传递出更多的宜宾特色。据悉,目前该品牌已开设7家门店,新旗舰店计划5月落地。

除了国企,部分民企也不想错过“新式茶饮”带来的红利。为适应茶产业发展新形势,2024年,筠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起新式茶饮及精制茶生产车间,购置并安装了智能化茶叶生产线。

数智化“链”动未来

数智化赋能下,宜宾的茶产业也正从“靠天吃饭”转向“靠数吃饭”。

如何发挥好“链主企业”作用?何锐表示,集团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把有机茶、生态低碳茶园面积扩张到5万亩至10万亩,让四川茶的竞争力提高;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的改造,加大新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力度,让四川茶、宜宾茶以品牌形式走出去。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文燕表示下一步将打造“智慧茶园”,形成可追溯系统,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为茶农提供技术指导,从源头保障茶叶质量;在品牌打造上,实行双品牌战略,将通过与其他行业品牌联动、举办茶旅活动等进一步拓宽销路。

作者:喻熹 曾理 编辑:陈代容 责任编辑:杨万洪
  凡本网注明“来源:宜宾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宜宾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授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宜宾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主动与我们联系。
栏目精选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