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闲置“边角地”变成了居民的休闲场所;家门口的社区食堂提供贴心的助餐服务;菜市场摊位的规范管理让城市的烟火气更浓……在宜宾,一桩桩贴近生活的“微实事”正在市民身边落地开花,让城市生活更便利、更温暖,城市的幸福感在细微处悄然提升。
宜宾市民在长江音悦街水幕电影观看体育比赛(兰锋 摄)
“在这个小小的市场里,为了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着”
菜市场,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活气息最浓郁的地方,展现着人间烟火和民生百态。
清晨,位于宜宾南岸西区的溢香谷农贸市场已是热闹非凡,整齐划一的摊位间升腾着烟火气。市场内,鲜肉区、蔬菜区、水果区等各式功能区划分清晰,地面干净整洁,空间布局错落有致,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满足周边居民一日三餐的需求。
杨女士手脚麻利地为顾客打包泡菜(陈根 摄)
“这里的卫生由专人负责,打扫得干干净净,秩序也维护得井井有条,随着农贸市场的管理越来越规范,来这里买菜的人变多了,我的收入也更稳定了。”在市场内做泡菜批发生意的杨女士身姿干练,正手脚麻利地为一位餐馆老板打包泡菜,她说,市场内还时常组织各种活动,给商户创造展示机会,生意越来越好做了。
“自打来这里摆摊以来,我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历,但我们都在这个小小的市场里,为了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着。”杨女士说。
“夜校就像是成年人的少年宫”
近日,宜宾市文化馆“市民夜校”2025春季班正式拉开帷幕,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课程。在这里,宜宾市民不仅可以学习到各种专业技能,还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熏陶。
宜宾市文化馆“市民夜校”化妆班的学员正在上课(宜宾市文化馆供图)
“小时候,总是抗拒爸妈安排的兴趣班,现在长大了却开始主动‘求学’,在这里上课,比宅家看电视、玩手机有趣多了,还能认识许多新朋友。”在宜宾从事家装设计相关工作的朱女士说,她报名参加了本次“市民夜校”春季班的化妆课,上过一次课后,已经被课程“圈粉”,她准备把课堂上学到的化妆技巧在日常化妆时好好应用,“老师从化妆的基础知识讲起,照顾到了我们这些新手‘小白’,体验感特别好,我抢到的是三江校区的课,离家很近,真香!”
市民夜校(兰锋 摄)
据宜宾市文化馆馆长钟艋介绍,应群众要求,本期“市民夜校”增加了“市民夜校·三江课堂”摩登舞班、视频拍摄班等课程,增设了“老城区合江门校区”“南岸图书馆校区”两大校区,让全市市民能在家门口就近上课。课程设置上,不仅延续书法、声乐、舞蹈等传统课程,还新增摩登舞等课程,吸引近2.8万人次关注并参与线上报名。
小朋友们正在学习软笔书法(宜宾市文化馆供图)
“以后晚上可有好去处啦,感觉生活一下子充实起来了!”“能在这儿学习新知识,还能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市民夜校真的很不错!”“夜校就像是成年人的少年宫,丰富多彩,真是办到我们心坎里了!”课程结束后,学员仍意犹未尽,纷纷感慨着。
繁忙的城市生活中,宜宾“市民夜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点亮市民夜生活,中国舞、软笔书法、八段锦、摄影……从古典到现代,从文化到艺术,从健身到娱乐,“市民夜校”的课程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市民的需求。
“每天早晚都会来这里散散步,心情都变好了”
在宜宾市中坝桥下,曾经闲置的“边角地”如今成了居民闲暇时的休闲好去处。这样的改造,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让每一寸空间都服务于居民的需求。
“现在下楼就有地方锻炼,孩子们也有了玩耍的地方,真是太方便了。”正在晨练的社区居民刘婆婆开心地说,在位于宜宾市中坝桥附近的中坝市民口袋公园内,当下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走在口袋公园内,抬头见绿,移步换景,舒适的春日气息扑面而来。
中坝市民口袋公园中的健身器材(曾昕豪 摄)
口袋公园虽小,但“五脏俱全”,园内绿植郁郁葱葱,还设置有健身器材,优美景色每天都能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散步、游玩。“这个口袋公园离我家很近,我每天早晚都会来这里散散步,心情都变好了。”提起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宜宾市民王先生掩不住眉梢的“幸福感”。
结合城市更新,打造宜居舒适环境,宜宾2024年打造口袋公园41个,小小的“边角地”变成了家门口的幸福角落,这些细微的改变,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不想开火做饭时,就来社区食堂”
午饭时分,翠屏区合江门街道北门记忆社区食堂的打菜窗口前,已陆续有居民排队,不少老年人在点完菜后选择堂食,大家聚在一起,边吃边聊,烟火气十足。
“今天我们选的是两荤一素,两个人吃一点也不浪费。我们就住在社区食堂周边,几乎天天来吃,食堂服务态度很好,60岁以上的老人吃饭还有补贴。这里的菜品也一直在优化,菜都挺好吃的。”社区居民陈女士说,来社区食堂用餐的很多都是周边邻里,社区食堂的就餐环境比较舒心,卫生方面做得很到位。
市民在北门社区食堂用餐(曾昕豪 摄)
萝卜烧鸭、青椒肉丝、土豆丝……北门社区食堂里各类菜品琳琅满目,既有清淡口味的菜品,也有麻辣口味的菜品。正午时分,食堂里的人较多,除了中老年居民,还有不少小朋友在此就餐。
“如果我自己烧饭的话,要买菜、洗菜、炒菜,吃完后还要收拾餐桌、洗碗,在家吃饭的基本就我和儿子两人,而且往往菜吃不完,倒掉又觉得浪费。现在家门口开了社区食堂,我觉得很好,我不想开火做饭时,就来社区食堂。”
一顿热乎饭吃出浓浓的幸福味,2024年,宜宾新建社区助餐食堂103个,一个个有温度的社区食堂,不仅成为老人就餐的首选、年轻人带娃就餐的优选,更成了不少年轻人忙碌生活中“好好吃饭”的打卡点。
宜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兰锋 摄)
民生向“新”,民心向暖。在长江首城的奋进脉搏中,宜宾市民的笑容正成为最生动的幸福注脚——从焕然一新的农贸市场到点亮夜生活的市民课堂,从转角遇见美的口袋公园到飘香街巷的社区食堂,长江首城正在用一桩桩一件件“微实事”勾勒出美好生活的温暖图景,让幸福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