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
塔吊司机赵为鑫不曾想到
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会关注到自己拍摄的照片
在高达270余米的工位上
似乎随手一拍都有震撼人心的美
难怪网友们大开脑洞:
这是在“南天门”搞基建吗?
无数像赵为鑫一样的一线作业人员
用行动刷新城市的天际线
用汗水铸就新区日新月异的变迁
“城市发展是我们的机遇”
80后的赵为鑫算得上经验老到的塔吊司机。工作近16年,他的身影曾出现在诸如盐坪坝长江大桥、金沙江公铁两用桥等桥梁建设工地,这些大桥无一例外都是见证宜宾飞速发展的标志性建筑。
作为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云端的浪漫”只是赵为鑫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要抵达工位,需先后乘坐两部电梯到达180米的高空,还要攀爬将近90米的塔吊。常人想象攀爬环节定是步步惊心,而这是赵为鑫的工作日常。
工作中,赵为鑫只有通过对讲机与地面联系,根据指令操控机器将建材调运到指定位置,整个过程需要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
高温、强风、恶劣天气……诸多因素都在给施工增加挑战。“高空作业很辛苦,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是常有的事,我干了这么多年也已经习惯了。”赵为鑫走南闯北修了不少桥,但能为家乡修桥、刷新城市封面,他感到由衷地自豪。
对自己曾参与建设的大桥,常有一种情愫萦绕在他的心扉。
金沙江公铁两用桥通车,赵为鑫和一些工友抢着购买首趟宜宾到成都的动车票,虽未真正踏上行程,留下的车票何尝不是一种纪念?
盐坪坝长江大桥通车,赵为鑫带着家人拍照合影,分享这份难以言说的喜悦。
大桥的修建契合新区快速发展的步伐,也给广大一线作业人员提供施展本领的舞台。
“宜宾的发展很迅速,一个个项目的建设就是例子,能与众多优秀的技术人员并肩作战,我也感到荣幸。”赵为鑫表示,在未来将一如既往地踏实做好工作,不辜负城市发展给予个人的机遇。
“一座崭新的地标”
一个“世界之首”、两个“世界之最”,建成后的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注定会被载入史册。
世界首座高铁与公路平层布置的斜拉桥。
世界最大宽度的公铁两用斜拉桥。
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钢箱梁斜拉桥。
不难预见,它将成为新区乃至宜宾当仁不让的崭新地标。
大桥全长1742.1米,桥面宽63.9米,主跨522米,设计为中间4线30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两侧各3车道城市快速路,最外侧铺设人行道、非机动车道。
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桥于今年5月31日完成主桥合龙,目前全桥正在进行桥面附属施工。预计2022年完成主体工程,2023年建成通车。
曾经沧海千层浪,敢架江河万里桥。集多重作用于一身的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城市蓬勃发展的见证者。它是新建川南城际铁路自贡至宜宾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是国家“八纵八横网”中渝昆高铁、蓉昆高铁的共同过长江通道,同时也肩负着宜宾市北岸翠屏区、南岸叙州区的市政交通过江功能。
日前,宜宾建设城市内环线的消息成为热议的话题,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大家共同的期待。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建成投用之后,除了进一步赋能城市的内部联通,还将借助两条高铁线路推动川南城市群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闲暇之余,赵为鑫还是喜欢拿起手机记录建设中的大桥。
余晖夺目、云霞绚烂、江风习习,宜宾临港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巍然矗立,一旁的环长江景观大道上,悠闲散步的人们来来往往。
写在最后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从一座桥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眼下,新区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一座座长江大桥的建设、投用就是恰如其分的回答。
一桥跨南北,天堑变通途
畅通的大桥不仅代表着远方
更是承载着新区通达、发展、繁荣的坚定理想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
新区定位四川南向开放合作先行区
正是得益于日益完善的交通建设
才把朋友圈越扩越大
新区的发展方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