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
从一家企业到一个产业,再到一个全新的产业时代;从建设锂电池生产基地扩展至西部研发、销售、人才培养中心等多个领域,再到锂电产业集群;从一块电池到千亿级动力电池、智能终端、轨道交通等产业,再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区正作答“促进宜宾动力电池、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命题。
3月26日,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全面推进“电动宜宾”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作为“电动宜宾”建设核心示范区的三江新区,紧紧围绕“双碳”目标,正全力推动“电动三江”建设,以电替油、以绿代碳的交通领域电动化工程正加快推进,打造全省绿色发展典范。
三江新区
已建成的33个集中充电点位
1112个充电接口
已投入使用的新能源综合服务中心1号换电站
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正在研发的
“宜宾交通碳大脑智慧平台”系统
······
都是新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缩影
1号换电站内吊装作业全程自动化,纯电动重卡驶入换电站后,司机扫描站内二维码即可启动换电工作,换电设备从车身顶部抓取电池箱,拖入充电仓换上满电的电池箱,前后仅需等待10分钟,一辆满电的电动重卡便能驶离换电站;公元π广场的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里,凯翼新能源轿车正使用快充接口充电,大约1小时便可实现从零到充满,按电价高峰时期1.1元左右每度的充电费用计算,充满电只需40多元电费。
“电动三江”的实施将逐步形成全域交通领域的电动化。电动汽车广泛应用于城市公交领域,培养了“慢行+公交+智轨”绿色公共出行习惯,推动实现了公交智轨便捷快速交互换乘;客运汽车电动化运营,推动了新区客运电动汽车全域覆盖,助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出租车、网约车电动化发展,解决了多种出行需求场景,满足了市民全时段出行需求。
“宜宾交通碳大脑智慧平台”系统的投入使用将为交通领域电动化跑出实际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采集全市燃油车和电动重卡、电动公交、电动出租、电动网约车以及客运班线车辆的碳排放数据和碳减排数据,接入宜宾市主要运营车辆实时监控系统,基于这些数据,便能计算出宜宾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为低碳绿色出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展示电动化减排效果。
据悉,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召开前,三江新区将投入使用5座电动重卡换电站,一共能够满足250辆重卡换电;到2024年底,三江新区将建成充电站超30座,各类充电接口超2000个,20座重卡换电站,将满足8000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充电。
湛蓝天空中朵朵白云镶嵌其间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双碳”目标下
绿色低碳发展蔚然成风
“电动三江”便是新区对于新命题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