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四川经济日报社联合三江新区党群工作部,开展“三江澎湃·百人百事”大型人物采访活动。记者将走遍三江新区大地,深入采访各级各部门、各街镇、各功能区和企业、学校、医院等各行各业典型代表,各级各类劳模、三江新区标兵等杰出人士,亲自见证或推动三江新区发展关键节点的重要人物,从企业家、工程师、科研人员,到大学生、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环卫工等,记录他们在三江新区这片土地上的奋斗和梦想,挖掘三江经验,传递三江精神,讲好三江故事。
今日推出报道
吴宗明三江新区发展催人奋进
当激流勇进只争朝夕
三江新区,涪溪智造城。
2020年11月25日,随着四川时代(三四期)项目最后一批建设用地的现场交付,宜宾三江新区沙坪街道党工委书记吴宗民所有的心酸、委屈和辛劳,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自豪感在他心中油然而生:“我们用实际行动,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能’。”
吴宗民(右三)在拆迁现场
三江新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企业产线开足马力。沙坪街道,作为新区一员,承担了新区95%以上的项目用地征迁和项目开工工作,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服务保障作用。
吴宗民,这位在部队服役了12年的老兵,2005年转业后进入沙坪镇(沙坪街道前身),从副镇长岗位开始,便一直参与到项目征迁等“硬骨头”工作中。
当群众将满腔乡情托付在那一份份土地征收协议中时,当一台台挖掘机驶入工地现场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时,当一座又一座山头消失在了工程机械的轰鸣声中时……吴宗民反复对自己说:“三江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催人奋进,作为新区一名建设者、参与者,唯有激流勇进,只争朝夕,方能不负韶华,不负群众,不负新区。”
谈用地征迁“每天再忙再累再迟也要去现场走一趟”
涪溪智造城,两年多前,这里还是长江边上一片高地不平的高山和河滩地。两年后的今天,这里落地宁德时代、一电航空、长盈精密、美达、钢猫、台群、成宜装备园等项目······
三江新区,宜宾产业转型主战场,智能终端、汽车、轨道交通、锂电等新兴产业主要承载地。2019年,新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把城市已建成区划归白沙湾街道,而在建和产业拓展区则主要集中在沙坪街道地域。也因此,三江新区每年的征迁工作和新开工项目,95%以上集中在沙坪街道。
用地保障工作部署会
吴宗民印象最深的,是宁德时代落地三江新区的四川时代(三、四期)950亩项目用地任务,涉及3个村、8个生产社,房屋搬迁319户、坟墓搬迁537座、户外基础设施补偿280户。以往要好几个月的任务时间,压缩到60天。
特别是2020年10月31日,三江新区管委会召开四川时代用地项目誓师大会,还余下4户重点户未签订房屋搬迁协议,8个社集体资金未分配到户,255户户外设施未座谈补偿到位,114所坟墓未完成搬迁,213户房屋未交付拆除。
“时间不足一个月,怎么干?打着顶板硬着上!”吴宗民说,指挥部倒排工期,挂牌督战,每日通报进度,每周督查进度;各工作组成员风里来雨里去,苦干实干。
拆迁重点户思想不通,他们上门耐心解释沟通;养殖户家禽卖不出去影响交房,他们帮忙积极营销;施工现场有任何问题,他们及时协调处理……“每天再忙再累再迟也要去现场走一趟,因为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是带好一个优秀团队最具信服力的行动。”吴宗民说。
勤苦和汗水,也锻造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队伍,“现在大项目一般是一个多月,更多的用地征迁工作,半个月、20多天,就能高效完成。”吴宗民说。2020年,吴宗民也因工作突出,被三江新区表彰为“年度十大三江标兵”。
说新区发展“企业排着队等地开工,从广招商到选项目”
一个地方,受不受投资者青睐,项目用地数量是最直观的现象。
11673亩,这是2020年,吴宗民所在沙坪街道党工委接到的集体土地征收任务,征地亩数,是沙坪街道有史以来之最。
研究供地方案
“近五年来,临港每年的项目建设用地都保持在8000—10000亩。”吴宗民说,“新区的发展速度,快到让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落地新区的投资项目,一年比一年多,以前我们征地拆迁还可以留存一部分指标,而现在不仅一点存量都没有,且往往没忙完前一个征迁任务,就又接到了另一个。”吴宗民说。
谈起三江新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吴宗民谈到两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个是投资项目扎堆落地新区,项目多、建设用地多,拆迁赶不上项目落地速度,企业排着队等我们完成征迁后,交付过去后开工。”吴宗民说,为不耽误项目建设发展,街道干部“5+2”“白加黑”工作是常态。
“另一个是三江新区从过去来之不拒招引项目投资落地,到如今有选择性地招引产业和企业,不仅能耗高、产能落后的产业不招,而且是重点招引智能终端、汽车、锂电等领域重点企业及产业链配套项目,推动产业集群集聚链式发展。”吴宗民说。
讲干群关系 角色互换合力书写和谐干事创业奋进故事
近年来,沙坪街道全体干部员工,几乎没有完整地休过周末。员工家属有情绪,抱怨不顾家、照看不了孩子等。“为此,2019年、2020年,街道连续两年邀请员工家属参加联谊会,让家属们看一看新区的变化,看看家里人做了什么、环境怎样、成果怎样,效果很不错,得到了家属们的理解和支持。”吴宗民说。
吴宗民接受采访
在他看来,角色互换,相互理解体谅,同样是干群关系和谐的重要法宝。“工作千头万绪,街道干部扮演多种角色:既要耐心帮群众算好经济账,又要当好群众生活困难的小帮手,更要能够妥善调解好群众家庭矛盾纠纷。”吴宗民说,“角色互换,不是突破底线,而是‘坚守道德底线、不碰法律红线’下的变通。”
在红花村项目用地征拆工作中,截止交地任务截止日,街道用地保障指挥部共帮助群众紧急出售粮食鸡近500只,帮助群众处理鱼塘养殖鱼1000余斤,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余起,调解群众家庭纠纷10余次。
街道干部耐心细致的工作热情、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换来了红花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有30余户群众在未得到补偿款的情况下就将房屋交付拆除;最后4户重点户在当地多数群众的积极动员下,及时支持与配合到重点项目建设中来,为工程项目施工提前用地争取了更多时间,书写出干群合力服务新区发展的干事创业奋进故事。
对于三江新区的未来,吴宗民充满信心:“新区现在发展日新月异,催人奋进,很多在外工作生活的沙坪人,隔几个月不回来,就‘抱怨’找不到路了,未来五年十年,不可想象。作为新区的一份子,唯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街道群众服好务,为三江新区作更多的贡献,方能不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