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
即日起
由四川广播电视台承制的宣传片
在全省各城市上线
回望奋斗路,眺望奋进路
让我们一同用180秒镜头记录壮阔历程
纵览巴蜀新画卷
宣传片中
宜宾三江新区
四川时代
中车集团
宜宾综合保税区
一幕幕蓬勃向上的发展景象
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宜宾色彩
三江新区
2020年2月18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
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宜宾三江新区
日新月异的三江新区
这既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打造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的大布局、大举措,也是宜宾抢抓机遇,融入国家战略,全面接轨成渝,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的非常之策。
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落户三江新区
2021年三江新区GDP突破300亿元、占全市的10%、增长23.1%,规上工业总产值769.5亿元、增长5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8亿元、增长74.1%,进出口总额180亿元、增长24.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远超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四个省级新区中名列前茅,强势入选全国城市新区潜力50强第19位。
蓬勃的三江新区
智能终端企业生产车间,工人在检查手机质量
先进制造业链群聚集势能强劲,以动力电池、智能终端、轨道交通、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异军突起,成为宜宾新的经济增长极。过去两年,入驻“三类500强”、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44户;签约引进产业项目97个,协议投资总额1295.2亿元;200余家智能终端企业落户智能终端产业园;15个项目落户东部产业园,总投资超600亿元。
活力的三江新区
仅11个月,宜宾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实现开园
大学城和科创城奋进崛起,创新要素集聚能力显著提升,以创新为引领的新要素加速汇聚,“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不断催生。在校大学生超过8万人;12个产研院、2个院士工作站落户三江新区,成功创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宜居的三江新区
挂弓山立交全面通车
聚焦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休闲、交通出行等十大板块,全面实施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两年攻坚”行动。先后建成龙头山竹生态文化主题公园、挂弓山森林公园等22个城市公园初建成,盐坪坝长江大桥、挂弓山立交枢纽、宜泸高速沙坪立交枢纽,全面开放市博物馆、市文化馆等。
开放的三江新区
四川时代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投运
精心筹办了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第4次会议、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智轨发展峰会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会议会展活动;与重庆两江新区鱼复新城签署《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成功授牌汽车零配件协同配套基地;与成都共建的成宜装备制造产业园、长江上游成宜国际物流园启动建设;综保区封关运行、自贸协同区改革先行、宜宾港5G智慧港开通起航。
四川时代
自2019年以来,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至今已扩展至十期。当前,一至二期实现投运,三、五、六期即将完成建设并部分投运,七至八期开建。同时,配套企业随龙头企业而来,不断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补链。
当前,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未来,将持续做大做强动力电池产业集群领域,构建动力电池“1+6”产业生态圈,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建设“动力电池之都”。
中车集团
近年来,宜宾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在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2019年底,宜宾引入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截至2021年底,智轨T1线总客运量已超过800万人次,列车正点率达到98.5%,日均载客量达1.5万人次,宜宾智轨快运系统的成功运营,也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小城市解决公共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宜宾综合保税区
宜宾综合保税区位于宜宾三江新区,于2021年1月28日正式封关运行。
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封关运营后,宜宾综合保税区依托宜宾区位优势和大学城、科创城建设发展成果,打造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经济“桥头堡”,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核心产业和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三大优势产业,着力构建“1+3”产业体系。
近年来
宜宾坚定不移、深入实施
“产业发展双轮驱动” 战略
全面构建形成了
现代工业“5+1”
现代农业“5+2”
现代服务业“5+1”产业体系
有力助推宜宾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