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市长廖文彬主持召开市政府六届8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相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王晓晖在防汛减灾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会议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要求、责任和措施落实落细到最小工作单元。要强化工作举措,坚持关口前移、风险预控,聚焦“人防”“技防”有机融合,提高预报预警精准度,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要坚持将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排查贯穿汛期防灾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组织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全覆盖排查,5月底前整改完善到位。要全面系统梳理查摆本地本行业防汛减灾工作的难点堵点,有针对性修改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加强专业抢险人才队伍储备,持续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要压紧压实责任,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高新区、经开区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会议和推动省级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要狠抓重大项目谋划、争取和推进;要下大力气解决瓶颈问题,推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要“以升促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政策支持助推三江新区高质量发展;要建设与新区、园区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干部队伍。
会议传达学习了《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及其实施办法。
会议指出,《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是四川省规范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各县(区)、各部门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要摸清红色资源家底,建立红色资源名录,实行分级公布;要迅速建立全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联席会议机制,组建专家委员会,组织各县(区)全面系统地开展红色革命遗迹遗址的普查调研,精心策划梳理一批在全省范围内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红色资源,积极争取进入省级名录;要实现多规合一,将红色资源保护与乡村振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等工作紧密融合,加大资金投入,理顺体制机制,做到有效保护、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会议观看了四川省生态环境警示片,听取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来宜调研督察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情况报告,通报《2021年宜宾市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报告》,学习《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积分管理暂行办法》,审议《宜宾市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实施方案(送审稿)》《宜宾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送审稿)》。
会议指出,宜宾市环境保护仍存在重视不够、力度不够、把关不严等问题,各县(区)、各部门务必深刻汲取教训,认真反思,严格对照整改任务确定的分工、目标、时限、措施,认真落实“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逐一整改、对账销号。对照满意度调查反馈的问题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动真碰硬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会议要求,要将《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区)、到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倒排工期推进落地落实。要扎实开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企业行业的监管。
要积极开展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示范区。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质量稳步改善。要实施“双月调度、双月通报、半年交账、年度考核”,常态化组织开展“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加大环境违法举报奖励力度,高度重视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相关诉求和反映,依法依规调查处理反馈群众信访举报,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刚性底线,切实提升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王宇 刘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