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
来形容宜宾在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中的表现
“突破”
无疑是最贴切的
近年来
宜宾不断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助力宜宾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 碳大脑”6月上线
要达到双碳目标
首先要了解
碳排放“大户”们的动态
工业、能源
交通、居民生活等领域的
碳排放情况如何?
城市各区域的碳排放量是多少?
......
以往
这些问题需要许多人力去排查
而现在
一张“地图”就可以呈现答案
↓↓↓
可视化首页效果图(由受访者提供)
近日
由三江集团公司与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
打造展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成果的
碳大脑智慧平台
让看不见摸不着的“碳”
通过精密的大数据分析
变得有迹可循、有径可管
电动化节能减排效果图(由受访者提供)
通过“碳地图”功能
可以“一图”查看碳排放占比情况
只需点击切换
就能明白“碳足迹”从哪来、到哪去
根据这些数据
可以更方便、科学地
制定减少碳排放的策略
碳排放占比效果图(由受访者提供)
碳大脑智慧平台还将建成个人低碳出行创新系统(APP),通过个人日常出行方式进行碳排放记录、建立碳积分系统积累和兑换机制等,引导个人参与绿色出行。
智能工地管控效果图(由受访者提供)
目前,已完成碳大脑智慧平台总集成单位招标挂网工作。预计6月底,在东部产业园能源港建成“碳大脑”。
“碳智汇”app首页
资讯列表
建成后
该平台将成为
聚合充换电基础设施监控
绿色出行推广
交通碳积分记录的智慧平台
人才企业“双向奔赴”
为推进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宜宾进一步完善
相应的支持政策
启动在动力电池领域
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作
由市科技局牵头组建的工作专班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上下游重要环节,结合企业技术需求的征集情况,引进国内外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打通技术堵点。
同时,鼓励有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团队和个人参与揭榜,为宜宾创新驱动注入新动力,助推宜宾打造动力电池产业创新的策源地、人才的聚集地和产业的聚集地。
梯度培育“专精特新”
宜宾优先开展动力电池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按照储备一批、服务一批、申报一批、认定一批的模式,建立动力电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重点依托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认定系统,筛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达到一定比例的动力电池企业入库后备培育库。
截至2021年,入库备案四川蓝科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动力电池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培育宜宾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动力电池领域高新技术企业6家,兑现落实动力电池类高企奖补100余万元。
“新”上求突破
“做”上求实效
围绕动力电池产业
宜宾上下不断激发创新潜能
汇聚创新动能
为宜宾打造成为“动力电池之都”加码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