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秸秆捆起来放到路边就会有公司来收,比起以前要自己处理方便多了,也更加保护环境。”在翠屏区永兴镇永兴村一处农田内,村民陈世源一边将收割下来的油菜秸秆打捆装好,一边笑呵呵地说。“这一条路走过去全是大家捆好的秸秆。”
原来,为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永兴镇从源头出发,探索建立了一条便群众、可持续、保蓝天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机制,与辖区内公司合作,建立秸秆储存利用厂房,增配立式粉碎机等装置。通过户收集、村组织、公司收储的方式,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实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永兴镇也根据需求在配备了18台粉碎机。“用机械粉碎秸秆还田非常好,既帮助我们解决秸秆堆积难题,又可以给稻田增肥。”玉峰村村民刘峰高兴地说,他家的十多亩田地已经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待平整好了以后就可以投入新一季的种植工作。
永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到,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成功解决了秸秆“消化”难题,而且被破碎还田的秸秆能够作为肥料,增加土壤肥力,以及作为有机肥料助力改良土壤结构,这种做法将秸秆禁烧工作变“堵”为“疏”,让秸秆不再成为丰收后的烦恼。
除此以外,永兴镇日间在田间地头积极开展面对面宣传、夜间开展秸秆禁烧巡逻,通过“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动员村民减少秸秆焚烧,确保不见火光、不见烟雾,不见黑斑、不弃秸秆,在杜绝因焚烧造成大气污染的同时,促进土地增肥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