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宜宾要闻 > 正文
关注宜宾新闻网
转发微博
文明春风拂戎州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综述
2021-12-31 08:01 来源:宜宾日报

2020年11月20日,市委书记刘中伯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代表全市人民捧回沉甸甸的“全国文明城市”奖牌,兑现了“三年一创即成”的誓师号令。同时,宜宾还荣获了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以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实现了创建“满堂红”。

如今的宜宾,看到的是改变,听到的是赞赏,感受到的是老百姓的认同。文明,早已根植在这座城市里,渗透在广大市民的精神中。

凝心聚力 共奏文明乐曲

初冬时节,漫步在戎州大地,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现代智慧的农贸市场、相视一笑的陌生人……一幅幅文明有范、温暖友善的画面跃然眼前。

这一切得益于宜宾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

近年来,宜宾以市区创文为龙头,带动江安县迈入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行列,长宁等6县迈入省级文明城市行列。早在2017年,宜宾市在全省就率先全域创建成为省级文明城市。

走进位于高县北部的胜天镇安和村,道路干净,庭院整洁,一面面与景相宜、生动形象的乡村文化墙,将该村“李礼传承、你里共治”的理念传递村里的千家万户,成为了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这里,中国传统“礼”文化与李子产业完美融合,“种李明礼”,长久的文化浸润,催生了礼让、谦虚的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不仅是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更是要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同步跟进乡风文明建设,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据了解,宜宾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带动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齐头并进,构建起了覆盖全市的文明创建格局。2020年,全市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4个、全国文明单位17个、全国文明校园2个、全国文明家庭3个。今年,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宜宾天原集团等51个单位、村镇、学校入选省级及以上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培育名单。

从机关到社区,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从3岁幼童到耄耋老人,人人参与创建,个个奋勇争先,凝聚了全民创建的磅礴力量,形成了全域共建的创建格局。

如今放眼宜宾,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单位都在向往和追求讲文明、尊道德的生活,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充分释放,奏响了动人的和谐乐章。

以人为本 城市华丽蝶变

“小区更加干净整洁,车辆也规范停放,就连楼道里顽固的‘牛皮癣’也不见踪影了,住起舒心多了。”近日,居住在翠屏区合江门街道北门社区北正街146号小区的居民滔滔不绝点赞小区的“大变化”。

北正街146号小区是北门社区一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小区由三栋楼组成,现有居民150户,居住人口680人。小区内基础设施陈旧,路面坑洼不平,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针对这一问题,市人防办、市二医院、翠屏区委统战部、长江源公司积极履行包保责任,与合江门街道、北门社区一道,按照宜宾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创文百件实事惠民行动”通知的工作要求,多次召开现场会、协调会等进行会商,研究制定科学的行动计划,细化优化施工方案,对化粪池管道、墙面破损、地面坑洼等进行疏通或修缮。

文明创建,让老旧小区焕发新颜,也让农贸市场升级了。

“这个农贸市场改造得非常好,来买菜就像是逛超市一样。”近日,在合江门街道酒都农贸市场,和老伴一起前来买菜的宋家斌高兴地说,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干净整洁,灯光特别明亮,各种智能化设施一应俱全。

文明城市创建,归根结底是为百姓谋福祉。今年,宜宾响亮提出实施建设“幸福宜宾”十大工程两年攻坚行动,切实解决交通、环境、文化、教育、就医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经过5个多月的升级改造,酒都农贸市场已成为集现代智慧菜市、小吃、餐饮为一体的综合体集市。该市场充分运用现代科技,采用智慧管理系统,安装门头大型广告屏、查询触摸屏,为每个摊位统一配置了电子秤、显示屏等终端设备,配套完善了无线支付,局部完善了产品追溯、线上交易等功能。从“脏乱差”到“新靓美”,市民们纷纷点赞。

近年来,宜宾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的理念,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努力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方式,为开展“双包双保”、非法小广告清理整治行动、“幸福宜宾”十大工程、厕所革命等不断完善交通、民生基础设施。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全力以赴抓好交通秩序整治、出租车文明驾驶行为规范、空中缆线整治、城市精细化管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推进全域文明创建活动等工作,切实改善了城乡环境、净化了社会风气、提高了市民素质,不断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彰显文明城市魅力。

文明新风

吹拂三江大地

“请佩戴好口罩,依次排队上车……”近日,在南门桥岛式公交站台,公交安全员樊力正在引导乘客有序乘车。据他介绍,作为一名公交安全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公交站点维持秩序。几年来,让他感触最深的就是文明出行理念早已深入广大市民心中,市民文明有序乘坐公共交通已成为自觉行为。

文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在街头、广场、市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随处可见,“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等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在楼道、厂房、家庭,“讲文明树新风”深入人心,“公筷公勺”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

“现在车辆看到行人要过马路,都会主动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谈起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改变,市民董大爷赞赏有加。

在道路交通流量高峰期,交警和文明交通劝导员都会在中心城区各大路口引导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不少市民表示,经过“创文”宣传引导,现在大家都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骑摩托车都会戴好头盔,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明显减少,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

“城市更精致、人文更厚重、服务更热情,三江之美不仅在美景当中,更体现在城市方方面面的细节当中。”退休职工张文华对宜宾这几年的变化很满意。

文明城市的创建,一棒接一棒;城市文明的脚步,永远不停歇。

通过创建,宜宾人民切身感觉到“家”更美了、“街”更靓了、“城”更净了、“人”更友善了,更多文明的种子在宜宾广大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文明之花正在宜宾全域绽放。

编辑:赵蓓 责任编辑:陈泓宇
  凡本网注明“来源:宜宾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宜宾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授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宜宾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主动与我们联系。
栏目精选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