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南溪区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以来,该区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四大行动”,破解城乡结合部治理难题,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提升村(居)民满意度,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
实施共治组织聚力行动,筑牢引领之源
一是建立社区大党委。整合辖区单位成立社区大党委,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整合共建单位、“两新”组织等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形成“组织领、多方融”模式;二是构建四级联动体系。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小区党支部和楼栋党小组,推选群众公认度高、热心小区事务的党员担任党员中心户,构建起“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延伸组织触角;三是推行村居合一。川主社区与石岭村推行“村居合一”,实行合署办公,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共商村社区共性问题,组建联防联控队伍,共同开展卫生整治、治安巡逻、疫情防控等,形成城乡结合部区域化共治格局。
实施基础设施补短行动,夯实便民之源
南溪区投资130余万元改扩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套建设便民大厅、“同心茶园”等,为村(居)民提供便民服务、议事交流、儿童托管等服务。二是打造便民服务站点。在廉租房小区打造150平米的“同心茶园”,社区党组织书记定期不定期到茶园收集村(居)民需求,组织开展娱乐活动,满足居民娱乐需求。三是升级改造安置小区。在安置小区开展设施微“调整”、路面微“整容”等行动,规划区域安装充电桩70余个,安装照明路灯50余个,道路平整10余处,解决私拉乱接、照明缺失、路面坑洼等问题,优化安置小区居住环境。
实施市民形象展示行动,建强和谐之源
一是开设共享课堂。整合学校、书法协会、仙源书院等资源,开展政策法规、家政服务、插花、美术、书法等专题培训30余次;二是搭建技能舞台。借助社区党群阵地,开展各种厨艺比拼、家政竞技、维修小能手等评比活动,提升村(居)民技能水平;三是评选川主好人。推行居民积分制,设置积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开展积分兑换礼品活动,结合居民文明积分,挖掘典型事例,评选孝老爱亲、拾金不昧等6类“川主好人”,并发布“川主好人榜”,弘扬了正能量。
实施精准服务暖心行动,构建幸福之源
一是组建服务队伍。整合老党员、老干部、老典型等群体,成立“夕阳红守护队”“齐心调解队”“环境保卫队”等,照顾高龄老人1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清理建渣26处80吨;二是培育社工组织。引进成都紫荆社工等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福临社工”社会组织,培养社工人才,常态化提供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三是创新服务项目。以社区派单、社会组织接单的方式,实施“同心乐园”“惠享川主”等项目12个,为村(居)民提供上门理发、就业培训、居家养老等服务23项,增强了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