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滞销,愁坏姜农。
眼下正是生姜收获的季节,然而今年生姜地却没有往常那么热闹。近日,一则“10万斤生姜滞销的求助信息”让很多网友了解到宜宾市叙州区柳嘉镇赶场村30多亩生姜滞销,愁坏了姜农。11月24日,记者也来到该种植基地了解姜农困惑。
今年的生姜价格远不及往年。
“今年主要受前段时间疫情影响,成都重庆等地的收购商来不了,这个地方交通又不便,加之今年种植增多,往年收购批发价3元以上的鲜姜,今年低至2元都无人问津。”据柳家镇赶场村严家组种姜户邹长益介绍。
随后邹长益带领记者来到生姜地,在现场有10多位农户也正在挖掘鲜姜,现场简单清理泥土后便把整理好的鲜姜放在挖好的一个窖里。该基地的生姜属于民间俗称的“坨坨姜”,由于其全部采用生态种植,当姜从泥土拔出便散发出一股生姜的清香。
滞销只有把姜放在准备好的坑里。
“没办法,销售不出去,但在地里不尽快挖出来又会很快坏掉。”正在收姜的刘远香介绍,前几天拉了一车出去大约3000多斤,卖了一周,价格也只有2—3元。
据了解,邹长益原本在外做生意,偶尔机会来到赶场村看到很多撂荒土地,于是便流转了130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当时看到很多土地长满荒草,一些栽种有李树的也是杂草丛生,自己也有种植生姜的经验,加之前两年行情好,便决定种植30亩生姜试试。”邹长益说。
对于滞销问题,24日下午宜宾双拐公益达人顾永琼也来到现场,开启公益直播,现场开始售卖。
公益达人“双拐顾姐”顾永琼也开始帮农户售卖滞销生姜。
从流转土地到引进姜种以及有机肥和人工工资,目前邹长益花费了超过30万元,原本按照去年价格和产量今年能够回本。“我们也多次去联系了几家超市但基本他们有固定的供应商,现在只有挖起来放起。”邹长益说。
农户在采收鲜姜。
邹长益说即使今年亏了甚至卖不出去,明年还会继续干,因为他觉得除了留恋这片乡土外,也能让10多位农户在家门口工作,同时也相信市场行情会好转。“也欢迎商超、学校食堂等到基地采购。”邹长益说,如果需要的可以拨打1388016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