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宾三江新区始终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统筹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加强长江岸线资源保护,彰显“显山露水、山水相融”的城市特色,为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赋能,持续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
绿色生态坚持“严、保、重”
——生态修复严治理。开展长江岸线生态综合治理,完成环长江生态治理临港段23公里的建设,构建起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廊道;认真落实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全市首例搬迁企业土壤污染治理项目,搬迁、关停天原化工等长江沿线企业10余家,同时对2000余亩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治理。
三江新区长江岸线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滨江公园)。(通讯员供图)
——改造提升保自然。加大白塔山、龙头山保护力度,遵循“四不三原”(不挖山、不拆房、不毁田、不填湖,原生态、原文化、原乡村)原则,尊重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脉络,利用古树、池塘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村庄固有的乡土气息,新建、改扩建白沙堰公园、龙头山竹文化公园等城市周边的森林、湿地、郊野公园16个。
龙头山竹文化公园景点层次分明。(陈忆 摄)
——基础设施重体验。实施美居改造、文化振兴、绿道提升、基础提升、安全保障五大工程,开展道路景观改造、慢行系统体验、服务驿站建设三大行动,联动竹文化公园、三馆(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市科技馆)、水街,打造“四位一体”文旅体验游区域,高标准建设龙头山城市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