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酒都民生 > 正文
关注宜宾新闻网
转发微博
江安:人民调解“私人订制” 成功调解案件陡增几倍
2021-02-05 20:48 来源:宜宾新闻网

mark_1612526445545784

协调中心创新机制,开展调解服务”私人订制“。(记者 程文帝 摄)

放下架子,就更贴近群众。这是江安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专职人民调解员们的切身感受。自从协调中心开始采用“私人订制”式调解服务,调解人数与日俱增。2020年7月,调解中心月成功调解的案件仅22件,至2020年12月,月成功调解案件已上升至160件,当月涉案金额226万元,当地群众愈发感到,协调中心“能办事”“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打破常规,是从一次协议纠纷开始。”江安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杨琴回忆道,那是2020年上半年,江安县阳春镇一公司与当地农户协议养牛产生的矛盾,农户们交纳了18万元保证金,随后称该公司在运作时没有按照协议约定操作,便到法院起诉该公司。协调中心随即开展诉前调解。

成功调解案件数量直线上升。(记者 程文帝 摄).png

成功调解案件数量直线上升。(记者 程文帝 摄)

“由于养殖户较多,公司业务也较为繁忙,我们约了好几次也没有约齐人。”杨琴说,公司提出能否利用午休时间来调解?我们算了一下,中午两个小时,这么复杂的问题估计也难以扯清楚,便说干脆你们星期六过来,我们中心专门开门给你们调解。

杨琴记得,那个夏日的周六,调解员、记录员,法院、司法局等单位工作人员专程前来参与调解以及记录、登记、司法确认等工作,用了四五个小时时间,让双方顺利达成一致,撤诉。

这一开头效果好,便迅速形成了工作机制。经过两个月的尝试实践,总结经验,2020年8月,协调中心便推出“订制调解”服务,提出“根据当事人情况,打破时间常规,协调好法院、司法局等单位联动,切实解决问题”的工作导向。这样的工作机制也获得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法院、司法局等单位积极配合工作,完成调解、文书录入、司法确认,一口气整完。

“以前,我们总觉得人民调解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一定要在特定的地点,履行特定的手续,才算完成这项工作。”杨琴说,而现在,大家都觉得,只要能够调解成功,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只要我们相关人员到场,相关记录确认,照片、视频、截图等内容详实,不需要那么公式化、模式化,工作完成得更快、更好,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接地气!”

随时随地开展调解。(江安县司法局供图).JPG

随时随地开展调解。(江安县司法局 供图)

调解方式的改变发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在茶馆里喝茶的群众听到说协调中心能解决问题,直接跑到协调中心请求帮助;几个律师事务所,本土小有名气的王律师、梁律师,还有法律工作者,主动把当事人喊过来调解。协调中心的月成功调解案件数直线上升,8月24件,9月34件,10月57件,11月93件,至12月底,月成功调解160件。

“随着时间推移,机制的成熟,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视,我们目前已成熟制定了电话、视频、微信、上门面对面等多种调解模式的流程,特邀了医疗、网络技术、电商经营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和特定政策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工作。”江安县司法局驻调解中心人民调解指导员刘权表示,“私人订制”模式在协调中心推广开了,不能简单看作中心的一次创新,而是中心充分转为服务型窗口单位的一个标志,“我们将把私人订制调解模式在全县推广,让‘枫桥经验’江安样板全面落地开花。”(记者 程文帝)

作者:程文帝 编辑:刘佳 责任编辑:周妍
  凡本网注明“来源:宜宾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宜宾新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授权使用的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宜宾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主动与我们联系。
栏目精选
一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