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筠连县把肉牛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和五粮液酒糟资源,全力推进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基本形成种草、养殖、育肥、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格局,筠连县有望在2021年建成百亿肉牛产业大县。
筠连县有望在2021年建成百亿肉牛产业大县。
肉牛养殖“来钱” 金溪村有了114户养牛户
“前几天卖了两头牛,共计7.12万元,除去饲料成本8000元和买牛崽的2.2万元,两头牛共赚了4.12万元。”近日,筠连县沐爱镇金溪村3组村民刘中华一边喂牛一边说,今年养牛总体利润应该在25万元以上。
2013年,在煤厂上班的刘中华突然受伤,家里失去了收入来源。2014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刘中华从银行贷了3万元购买了4头牛崽。
“通过牛生崽、崽成牛,我从最初养4头牛,发展到如今存栏近50头,每年能出栏约20头。”刘中华说,去年儿子结婚家里办喜事花去了20多万元,都是养牛挣的,一家人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希望。
筠连县强化饲草料保障,群众养起肉牛更放心。(宜宾新闻网 曾江 摄)
如今,在金溪村像刘中华一样靠养牛致富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以前大多在煤厂工作,后来煤厂不景气,村民收入下降。从2015年开始,村里动员大家养牛。”金溪村党支部书记万大厅回忆说,当时县上、镇上鼓励养牛,由村上党员带头开干。
在万大厅和几名党员村干部的带领下,金溪村有8户人家开始养牛。通过支部引领、村组带头发展,村里养牛的人越来越多,肉牛存栏量从最初的30头到如今的2000多头,养牛农户达到了114户。
金溪村只是沐爱镇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沐爱镇肉牛存栏量达到了4.5万头。“去年重点发展小户,今年重点发展中户,现在镇上千头存栏户达到7个,100头以下的养殖农户达到了2600户。”筠连县沐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应元林介绍,下一步,该镇将围绕打造“川南肉牛第一镇”“肉牛之乡”,巩固中小户发展大户,力争在2022年肉牛存出栏量达到8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