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网3月9日讯 (记者 陈忆)“2003年面对SARS,失业的我无依无靠;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家乡党委和政府周到细致的服务关爱,让我从心底感到家人般的温暖。”3月9日,宜宾山勾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芬说,真诚感谢党委和政府为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提供了好环境、好政策。
“树高千丈不忘根,身历四海系桑梓!”四川盛世康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兵,分享了在党委政府帮助下创业的亲身经历。他说,将感召农民工兄弟回乡创业,积极向外地企业家朋友推介筠连、推介宜宾,招引他们前来投资兴业。
在会议现场,农民工代表们感慨万千、感恩满满。
3月9日下午召开的宜宾市首届农民工创新创业大会,把对农民工的关爱落到了实处。会议重奖10名农民工创新创业标兵,推荐签约120个农民工创新创业正式项目,100户企业与10个县(区)共建劳务基地签约,在宜宾市上下持续掀起了农民工创新创业的热潮。
“在四川,有一种精神叫‘雄起’!”在会议现场,农民工代表们感慨万千、感恩满满,大家一致表示:要拿出全部智慧、力量,做创新创业的“追梦人”,为宜宾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贡献力量。
宜宾市首届农民工创新创业大会召开。(宜宾新闻网 陈忆 摄)
主动应对疫情 狠抓农民工工作落实
2019年,宜宾市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68.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4.54亿元,处理维权纠纷1352件,帮助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3199.41万元,宜宾市农民工工作再上台阶。
今年,宜宾市心系农民工就业,主动应对疫情,做好“供”“需”两手抓。
一方面,解决企业“用工难”,多措并举切实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岗位,在宜宾市上下开展城乡充分就业实名制网格化调查和企业用工需求摸排,强化供需匹配,采取线上供求匹配对接推送和远程招聘,线下点对点输送和政企共建劳务基地,同步解决企业“用工难”和农民工“就业难”问题。
另一方面,同步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完善工作机制,市、县(区)、乡镇(街道)均改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级设立副县级农民工服务中心,所有县(区)、乡(镇)均设立农民工服务中心,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责任。通过实施农民工市内就业、创业兴业、外出就业、科技创新、技能培训、关爱暖心、政治激励、组织保障八大工程,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创新创业。有序组织返岗服务,成立工作专班,实施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春风行动”,加强与市内企业和市外、省外劳务输出重点城市对接联系,开展“点对点、一站式”专车专列专机联程运输服务1400余批次,安全转移农民工59.5万人,出具健康随访记录表和健康证明65.8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