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埂村是龙华镇6个重点贫困村中贫困户最多的村,2014年精准识别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469人,贫困发生率近30%。
到村的第一天,屏山县住建城管局质安站站长,龙华镇中埂村第一书记周春就感到压力,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也颇感欣慰;“组织让我到这个村担任第一书记,是组织的信任。”
2017年5月到现在,他驻村时间已三年有多,一谈起脱贫攻坚和群众工作,总有一样的话题、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心路历程。
市住建局负责人一行到村调研产业发展。(市住建局供图)
冲锋在前 率先示范
中埂村109户贫困户,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周春主动认领结对联系贫困户。
“梨田插秧春耕忙,田间地头遍走访;烈日当头无怨悔,攻坚克难铁担当”——是他这三年的驻村工作真实写照。
为了脱贫攻坚工作,他忍受着不能送别至亲之人离世的悲痛,忍受着不能当一名孝子和合格丈夫、父亲的遗憾。自古忠孝两难全,但面对党的号召,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他决绝地对自己说:脱贫攻坚,舍我其谁。
驻村干部入户话家常。(市住建局供图)
下足绣花工夫解决贫困户安全住房保障
中埂村在村修建3个集中安置点,另动员9户进入邻村聚居点,共需解决46户困难群众的安全住房保障问题。
在动员群众进入聚居点过程中,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走过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道尽千言万语。周春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涵,深入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用千般无奈的眼神望着工作人员说:你们到底是什么居心,一定让我进聚居点?
周春和工作人员们说:要说有居心,唯一的居心就是要让你们住上好房子。
查看产业路。(市住建局供图)
发展产业 巩固脱贫成果
中埂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短、中、长发展思路,坚持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理念:短期产业以养鸡、养鱼、养猪为主;中期产业以发展桑蚕养殖为主;长期以发展竹业、食用笋、茶叶稳定增收产业为主,创建一条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路子,实现脱贫奔康、富农强村。
通过发挥政治制度优势,整合帮扶力量,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平台,调配企业资源,引进先进茶叶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投资建设,精加工茶厂,提高茶业种植农户的收入,同时倒逼茶农形成标准化意识,进一步推动村茶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创新转型助推发展。中埂村竹资源丰富,村民长期以来靠经营小纸厂谋生,自以小纸厂关闭后,村民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在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中埂村率先在鲁家村组试点“栽桑养蚕”,种植桑树62亩,利用原有纸厂房30余个改造成蚕房,加快了小纸厂关闭后的产业转型发展。
中埂村在脱贫退出工作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下一步,这个村村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后续就业发展问题?如何实现安居乐业?建设好造福群众的必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何培育齐心、奋进、和谐文明的良好村风民风?周春还在思考。
他一直在路上。(陈忆)